图录号/艺术家:

朱士达等 攀辕图 纸本手卷(分两部)设色绢本

图录号:100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朱士达等 攀辕图 纸本手卷(分两部)设色绢本
图录号:
100
年代:
艺术家:
朱士达
材质:
设色绢本
作品分类:
尺寸:
36×1955cm(含题跋)
估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成交价:
RMB:开通VIP查看价格

HK:0
USD:0 GBP:0 EUR:0

拍卖公司:
上海中天
拍卖会名称:
上海中天 2008常州迎春书画拍卖会
专场名称:
中国书画一 总成交额:726.022 万元 成交率:47%
拍卖时间:
2008年1月20日
备注:
声 明:
经年惠政化鸣琴,遮道攀辕父老心
—— 扬州名臣朱士达《攀辕图》手卷出现龙城
此卷纵36cm、横1955cm(含题跋),设色绢本,有朱士达手绘《攀辕图》,更有四十二位清代达官贵人题字。
上绘人物114人,入画的是城郭之外绵延数十里的人群,另有作为背景的山峦、丘壑、树丛、农舍。官亭如盖的村口人头攒动,翘首等待;田间地头扶老携幼、前呼後应、急急奔走的农夫、村妇手提竹篮,生怕错过什么;官道之中弃杖痛哭、匍匐跪拜的乡绅耆老手托酒水、似有话说 耆老之前,一位贵人躬身而立,贵人左前侧道旁有队仪仗,尾随贵人有从人十数,从人之中夹杂并辔马车一架,从人之後可见良驹三匹、杂役两名。如此阵势,所为何事?
清代名儒汪嗣佺在卷首题下如此文字:恕斋老父台以名进士宰霍山 崇学校 重农桑 越一载 名动上游 调署首邑 去霍之日都人士如失慈母 扶老携幼 遮道攀辕 络绎数十里 公亦流连不忍去 相与垂泪而别 那么,朱士达为何要将这段经历亲手画就呢?这得从江南朱家谈起。
清嘉道年间,短短31年,宝应人(江苏扬州)朱彬三子皆中进士,他们是嘉庆七年(1802年)进士朱士彦,嘉庆二十二年(1817年)进士朱士达,道光十三年(1833年)进士朱士廉。从此“兄弟三进士”的佳话,使宝应朱氏望族的声名更加远播。然而,朱家却是世代以“传承书香”、“立身忠厚”为子孙训诫,也就是在此时“声名最盛之时,亦是家风趋衰之际”的古训开始在朱家兄弟脑中频频闪现。正是出於传承家风的考虑,朱士达亲手画就了《攀辕图》。
家风若此,朱氏一族自是满门风流。父朱彬,乾隆六十年举人,自少至老,好学不厌。长子朱士彦三十一岁中进士,以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,钦赐“探花及第”匾,官至吏部尚书。三子朱士廉据《县志类编》载:道光癸巳进士,官直隶武强、山西石楼、河南固始等县知县,卓异。升用同知,有惠绩。
《清史》载朱士达,嘉庆二十二年进士,官知县分发广东,告近,改安徽,历任黟县、南陵、霍山等县,调怀宁。陲寿州知州、凤颖同捕盗同知,旋擢凤阳知府,又调署徽宁池太广道,陲授广西左江道,又陲四川按察使,调陕西按察使,擢湖北布政使,官年力就衰,原品致仕,咸丰四年卒,入祀乡贤祠,号念祖。在世时与林则徐、曾国藩等人交往甚密,其父仙逝之际,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特地登门吊唁,并赞誉朱彬“年益高,学益邃,心亦益虚”。而其兄朱士彦过世时,曾国藩曾执门生礼,亲自到墓前祭拜。道光二十一年,禁烟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的林则徐,被道光皇帝革职,并发往伊犁效力赎罪。获罪遭贬,势利之人避之唯恐不及,而朱士达馈赠林则徐纹银四百两以助川资。
除朱士达亲笔《攀辕图》之外,该手卷另一看点是横跨百餘年,出自四十二位清代达官贵人的题字。其间可以看到:嘉庆进士、闽浙总督孙尔凖;嘉庆进士、礼部尚书李宗昉;户部侍郎、江西太守吴廷栋;同治进士、安徽巡抚陈彝;道光进士、颍州府教授王兰新;嘉庆进士、大理府知府唐惇培;嘉庆进士、翰林、徐州知府王泽;己卯进士,兴化知县龚善思;华阳知县高学濂;怀德县令张云祥;通政司副使、书画奇才苏州人顾莼;光绪举人、淮扬世家陈含光;近代政坛著名历史人物许世英 不管是欧体小楷、两晋真书,还是汉魏隶字,满卷写就的皆是对清官高节的敬仰与感佩。
这样一件集诗、书、画为一体的清代长卷其价值到底有多高?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几点:
1。史料价值。《攀辕图》在尽述名臣离任,治下百姓苦苦挽留的同时,也将霍山一带的山川河道、民俗风物详实的记载下来,无疑是给研究安徽霍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变迁留下了第一手资料。同时与《攀辕图》一同保存下来的四十二段题字,不但将这些人物的思想片段一一记录,其诸多落款与钤印,亦是不可多得的史料。当然,对於研究江北望族朱家的兴衰变迁,此手卷更是弥足珍贵。
2。艺术价值。《攀辕图》虽不及《清明上河图》那般叹为观止,但也将数十里的风物人情悉数描摹,笔法简繁有致、生动灵活。山川丘壑绵延欲动,树木丛生而勃发,人物车马活脱呈现。青、蓝、赭、紫、白、黑,六色并用,使画面极富现场感的同时,亦增强了感染力。另外,四十二段题字,不仅情真意切、文采斐然,其书法亦是风格各异,看点诸多。如,苏州才子顾莼,其书工楷法,师欧阳询。下笔英挺,行、草、分、隶亦沈郁入古。
3。社会价值。《攀辕图》描摹的是扬州名臣朱士达,由於在任时兴办教育、重视农业发展,政绩突出被升迁,调任时百姓苦苦挽留、不肯离别的千古佳话。虽是古人之事,但对当今社会,其教育意义就也是十分明显的。
最後,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,此《攀辕图》虽无朱士达落款与钤印,然确系朱氏手迹。有三则题字为证:
恕斋寅长大人绘攀辕图 因以韻语纪其实 不计词之工拙也 并政 寅晚蔡应垣初稿 钤印:应垣(白)
道光六年秋 恕斋年二兄大人以擢寿州知州 引见藉得相聚 出此卷 属题即希 郢政 弟顾莼拜稿 钤印:顾莼之印(白) 南雅(朱)
曾舅祖恕斋公攀辕图朱氏世守 既失而复得之 星壁表弟来邗 出以见示 念今时之扰攘 感两姓之兴衰 敬赋二章 非仅为图发也 卷中顾南雅先生题钤丁亥岁作 今年适後两丁亥 故追次其韻云 三十六年闰月 外曾孙陈含光拜题 时年六十九 钤印:含光(朱)
末尾处,让我们援引无锡状元顾臯的题诗来缅怀朱恕斋公吧。
经年惠政化鸣琴,遮道攀辕父老心。无计能留朱邑住,桐乡处处长棠阴。
道旁无语石人双,几见贤矦去此邦。鞭蹬纷纷劳割裁,已移春雨过庐江。

本拍卖会推荐拍品
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